6月26日下午,也就是伊以停火的第三天,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终于露面,在电视屏幕上,对着全国观众宣布:“伊朗战胜了以色列大牛网,还给了美国一记狠狠的耳光。”
在这次讲话中,哈梅内伊特意提起美国对伊朗核设施的空袭,直言那些攻击“连实质性成果都算不上”。
有意思的是,伊朗此前已证实核设施受损,但哈梅内伊显然不想让外界觉得本国已被打垮,他强调技术骨干和核心能力都在,暗指美国的轰炸不过是伤了皮毛。
更耐人寻味的是他对“扇耳光”的解释,说是伊朗成功袭击了美国在本地区的重要基地,而美国却对试图淡化这件事。
在哈梅内伊的叙事里,这场冲突成了“抵抗强权”的胜利,他称以色列“几乎崩溃”,要不是美国仓促插手,早就“彻底覆灭”了。
不过,以色列的防御系统确实被伊朗撕开过口子,军事设施和城市遭了不小损失大牛网,这是事实,但要说“灭国”,显然言过其实。
另外,他表示,美国那些军事动作,并不是冲着核问题、铀浓缩来的,就只是想逼着伊朗低头。
今天拿人权说事,明天揪着妇女权利不放,过阵子又翻出核问题、导弹问题念叨,哈梅内伊摆了摆这些年美国的套路,道出真相:换了这么多幌子,骨子里就一件事,想让伊朗投降。
对此,他强调,伊朗这样的国家,这样的民族,‘投降’两个字提都不该提,这本身就是羞辱,他承诺永远不会有那一天,给国内民众吃下定心丸。
也可以注意到,他回避了核科学家遇袭身亡,也没提核设施受损的具体程度,只是反复强调“抵抗”与“尊严”。
实际上,美国,以色列和伊朗都在给自己找“赢面”,这没什么可意外的,那么大牛网,对一个刚经历战火的伊朗来说,承认挫败比吹嘘胜利要危险得多。
其实细想一下,这场仗里哪里有绝对的赢家呢?哈梅内伊把话说得这么满,一半是给国内看的,这么多人流血牺牲,总得有个能凝聚人心的说法,
另一半是给对手看的,继续展现出强硬姿态,别觉得伊朗好欺负,真逼急了,谁都讨不到好。
在他看来,军事上的暂时停火也不等于战略上的投降,尤其是在伊朗国内凝聚力需要巩固的时刻。
而在哈梅内伊发表讲话不久,以色列防长卡茨公布了停火前的军事计划,那就是清除哈梅内伊,只不过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罢了。
值得注意的是,特朗普近日说是下周要和伊朗谈判,还说若伊朗不妥协,美国可能再一次轰炸伊朗的核设施,哈梅内伊此时发表这样的讲话,其目的不言而喻。
总而言之,至少现在,哈梅内伊用一场充满力量的讲话告诉内外:伊朗就算流了血,腰杆也没弯。
至于是不是真赢了,或许没那么重要,对身处漩涡中的国家来说,有时候“相信自己赢了”,本身就是一种活下去的力量。
而给伊朗民族的祝贺,更像是在给国内拧一股劲,毕竟仗打完了,总得有个能让大家攥在手里的说法,尤其是在各方都喊着“自己赢了”的时候,伊朗自然也得有自己的立场。
说到底,这些话与其说是讲给对手听,不如说是讲给自家民众听的,输赢的定义很多种,在哈梅内伊这儿,显然是按“没服软”来算的。
七星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